下雨天有下雨天的玩法
本來我的行程裡是沒有國立中央博物館的這個點的
是因為day32要從大邱回首爾KTX看了20150405兩天一夜
才知道國立中央博物館這邊有國寶可以看
反正day37下雨,那就去博物館走走吧
午餐先去吃我愛的那家韓式自助餐
然後搭京義中央線到二村站
真的很喜歡新村這一帶,中央線和京義線相通之後,更是方便
這次53天的旅行,我搭京義中央線的次數反而比2號線還要多
從2號出口出去
沿途有指標,很難找不到吧
這段電扶梯沿途牆壁可以看到一些文物
雖然照片看不太出來,但來的時候得確還在下雨
國立中央博物館前方有個湖
非常大的國立中央博物館
可以看到首爾塔
進來裡面,右手邊服務台有簡介可以拿
這些是拍簡介上的內容
這些參觀須知都是很基本的
參觀時間
另外,國立中央博物館是免費參觀的
因為國立中央博物館很大
所以我覺得來到這邊,先看簡介,先去看自己最有興趣的地方
其他的在依照時間許可去看
以往來博物館我都是從1樓一層一層逛上去
但這邊我就是先去最有興趣的地方
因為是看了2天1夜來的
所以就先去3樓的雕刻工藝館
展覽室前面還有提醒在這邊不能做的事
雖然這邊是免費參觀,不過還是有看到穿著西裝的工作人員在巡
在博物館內拍了一些照片
我沒有全放上來這篇遊記
我就放了國寶、寶物以及我覺得特別的東西
其他的,有興趣的人就自己去國立中央博物館欣賞吧~
我要看的國寶在301佛教雕刻區
一進去右手邊就有年代有什麼文物的表
不是所有的都有展示在這邊
因為我有看到表上有的文物,但現場繞了3次還是沒看到
石製菩薩座像
金銅藥師佛立像
銅製奏樂天人像
左為純金製佛立像,是國寶80號
右為純金製阿彌佗佛坐像,國寶79號
延嘉七年 銘 金銅佛立像,國寶119號
蠟石製佛坐像,寶物329號
金銅觀音菩薩立像,國寶127號
塑造菩薩立像
金銅觀音菩薩坐像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觀音菩薩是這種坐姿
石製觀音菩薩坐像
木製觀音菩薩坐像
雖說是木製,但看外觀不像是木製,不知道是不是外層有塗什麼
這邊有一個大圖
上面有印度、韓國、中國、日本4個國家佛陀、菩薩、半跏思維像的比較圖
我怎覺得在台灣看到的菩薩像跟韓國的比較相似
我以為會是跟中國的比較相似
金銅佛的製作方法
不同手印姿勢
鐵造毘盧遮那佛坐像(毘音同皮)
這手勢也是我從沒看過的
這邊有介紹韓國的佛教雕刻,照片拍的很清楚,就不說了
這一小區則是大佛的坐像
這個半跏思維像就是我這次去國立中央博物館的目的,國寶78號
2天1夜節目還蠻有影響力的
來這邊時看到蠻多韓國人,不論年輕人、中年人都會繞進去看這尊像
我這個外國人也是看了2天1夜來的XD
接著去隔壁302室金屬工藝
金製銙帶(銙音同垮)
以前的王(?)真辛苦,別這個不重嗎=.=
金冠,寶物338號
感覺也是好重
金銅多層小塔
羅原里五層石塔舍利具
天興寺 銘 青銅鐘,國寶280號
青銅鐘
青銅鏡
銀製鍍金鏡架
中文是寫...銀製玩具
英文第一行是play house
莫非...這是古代有錢人家小朋友玩辦家家酒的?@@
這是我亂說的,只是覺得這看起來就像餐具
接著去看青瓷
青瓷 石榴型 注子
注子指的是酒器
青瓷 魚龍形 注子,國寶61號
2天1夜也有來拍這個
青瓷透刻七寶文香爐,國寶95號
青瓷 龜龍形 注子,寶物452號
青瓷 獅子形 香爐,國寶60號
這是枕頭...青瓷做的枕頭
這樣好睡嗎=.=
青瓷 鴛鴦形 香爐蓋
對,這只是蓋子
展區很多東西,真的每一樣都細看要花很多時間
不過青瓷區我就走馬看花而已
紋路的種類
各種魚文 扁瓶
其中有一個是國寶178號,但拍的有點亂,忘記是哪一個
白瓷 天啟七年銘 碟匙 胎誌
(上面寫的碟是木字旁的碟,但那個字我打不出來,查了下是碟的異體字)
3樓看完想看的回到1樓
這是以前的石刃
這區是先史古代館,這區更是走馬看花,照片拍很少很少
三國時代的羊形青瓷
金製花形裝飾
不知道這裝飾用在哪
蓮花文塼
這則是瓦當
百濟金銅大香爐,國寶287號
這是複製品
又是看起來很重的金腰帶
騎馬人物形土器,國寶91號
這區是捐贈館
青銅冑,寶物904號
這也有出現在2天1夜
沒想到博物館裡面還弄了一個韓屋
我記得這個是在介紹韓屋的構造
這幅畫非常大張
我忘記是1層樓高還是2層樓高,反正很大張就是了
敬天寺十層石塔
月光寺 圓朗禪師 塔碑
水標
八部眾
這趟旅行有2段時間是揹著後背包(裡面放簡便行李)到處走
發現肩膀會痠,原本帶去的痠痛貼布不夠用
想說隔幾天又要揹著後背包去南部
上網google了一下,有人推薦了某牌的酸痛貼布
來到廣藏市場這邊買,有比較便宜
嗯...我是不知道對於我看的那篇的那個人是不是真的有效啦
但對我來說...只有貼上去15分鐘內有溫溫的感覺...之後...就沒感覺了=.=
所以...我是不會再買@@
晚餐吃刀切麵,這碗₩2000
我愛這家的刀切麵,軟硬度是我愛的
不過後來更愛這家的麵疙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