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有好多事情,旅行回來也過了一個多月了
才要開始寫這次旅行的遊記
這次旅行吃的東西有蠻多相同性的
光是肉圓就吃了6間,所以就獨立一篇寫肉圓食記
(因為是食記,所以就是很主觀的感覺
每家店都有人愛,我覺得好吃的你未必覺得好吃
你覺得好吃的說不定我覺得難吃)
光是day1我就吃了3間的肉圓
而且連續3天,天天中午都吃肉圓
話說出發前我在找車站附近的美食
沒想到蠻多車站都有肉圓
或許就像網路上說的~肉圓是一種台灣的特色小吃
先前在大甲吃的金光肉圓很好吃
這次到苑裡蓋章,想說可以吃到總店的
分店(加盟店?)都那麼好吃了
總店應該也不會差到哪去
所以旅行前滿心期待,但...我失望了
不只跟大甲那間完全不能比,還是我吃過的肉圓裡面最不喜歡的(皮有種怪味)
出發前查到的地址看地圖是在火車站前那條路的旁邊一條路
可是實際去走之後才發現網路上的資訊全是錯的
(對,沒錯,因為不只一個人PO那個地址)
又或者是地圖是錯的?應該不可能吧~
幸好我記得肉圓對面有農會
所以正確的是從苑裡火車站出來,走進對面那條路看到右手邊有農會
金光肉圓就在農會對面,不過我以後就算到苑裡我也不會再吃了
我在這邊買了一個肉圓、一碗魚丸羹湯,各25元
金光肉圓還有茂焱肉圓都是用油加溫的
在金光肉圓旁隔幾個店面有間茂焱肉圓
標榜50年老店,僅此一家,別無分店
中午連吃2顆肉圓應該還好吧...所以我又買了一個肉圓
因為在苑裡停留的時間很短,不到半小時
所以2家肉圓我都是外帶到下一站~日南吃
(購買到食用中間約隔不到半小時,所以吃的時候都還是溫的)
2家都是裝進塑膠袋裡,我也不好拍攝,就只能拍外觀
這是茂焱肉圓
其實2家的大小差不多
只是金光的空氣比較多所以看起來比較大包
茂焱的還多了蔥花,茂焱的皮很Q
把皮咬開之後,2家的餡都是一大塊
茂焱的比金光略鹹,但這邊的鹹僅是比較性,而非絕對性
如果下次到苑裡還有機會要吃肉圓的話,茂焱的我還會再吃
金光的魚丸羹湯,我也不是很喜歡
接下來吃的第三間肉圓也是在day1
下午到了彰化參觀完扇形車庫,就要去吃北門口肉圓
我發現在車站附近不只一間叫北門口肉圓
而我去的那間是彰化市民生路315號
我點了一個小的和一碗龍骨髓
鹹菜豬肚、金針肉也都好想吃,可是我就只有一個肚子呀><
北門口的肉圓是先蒸過在炸,第一次吃到這樣的外皮
內餡是無筋後腿豬肉+中興嶺特選香菇+脆皮炸鴨蛋
皮咬下去外酥、內Q,內餡不像苑裡那2間是一塊
北門口的內餡是分開的,肉是肉、香菇是香菇、鴨蛋是鴨蛋
肉吃起來像有醃過,好好吃
北門口肉圓也是整個旅程結束之後最想念的美食
下次有機會再到彰化,我一定要再吃!
龍骨髓湯端上來之後,我以為只有豬的骨髓而已
原來下面還有蛋,蛋內還有碎肉,這碗有喝光光唷^^~
吃完要離開北門口肉圓時,看到有人開車來要外帶50顆沒炸的
北門口肉圓也有自己的網站,可以宅配,挺方便的
day2要到水里,出發前有搜尋了一下,水里有蠻多間有名的肉圓
因為時間的關係,選擇了謝家肉圓,在走過去謝家肉圓看到了章家肉圓
想說網路上也有人推,那就去吃一下好了
所以這天中午我又吃了2顆肉圓
水里章家肉圓,章家肉圓就位在水里火車站前方的那條路
從火車站走過去約1~2分鐘而已
也是一樣用油加溫的
水里的2家都是白醬,內有筍子,不錯吃
醬的部份感覺較稠(與謝家的相比)
店內還有賣一些醃製的食品
坐在章家肉圓內,可看到下一站要去的謝家肉圓
去的時候只有老闆娘一個人,內用、外帶的還蠻多的
看到有位可能是熟客,湯就自己裝
不管內用或外帶蠻多熟客的
外帶的有人看到老闆娘忙不太過來,主動幫忙
由左至右:辣醬、白醬、蒜泥(?)、醬油(?)
辣醬不會主動加,內用的話桌上有辣醬可自行添加
價目表,謝家和章家都是25元/粒
謝家的皮比章家的還要軟,但是是屬於可以接受的軟,也是不錯吃
內餡的肉蠻好吃的(照片看起來好像不太像肉圓的感覺)
接下來就是day3的枋寮牙齒肉圓
這是唯一一間蒸的肉圓,一份有5粒,35元
基本上6間肉圓,除了北門口是最好吃
苑裡金光肉圓我最不喜歡以外,其他4間都不錯吃
不過就像我一開始說的,吃這種東西是很主觀的
我愛的你可能不愛,你愛的我可能未必覺得好吃
所以還是看個人,以上僅是這次旅行我個人的觀感而已~